返回

梦回大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22章 菩萨心肠,金刚手段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且不说张诚一家相见,都哭成了泪人,这在难民中也是引起一阵骚动。

    在张诚将一家人引到晋江县城登记处登记的时候,张诚一家的遭遇也被消息灵通的熟悉之人说了出来。

    众人一看,这张诚的家人都被他亲自引去登记处,那刚刚喊的话那一定也为真了。

    于是顿时又有一大批人开始自发的向着登记处移动。

    李枝山听闻宋齐鲁让人喊的话,就知道这宋齐鲁不是肯吃亏的主,这是在将自己军。

    怕自己克扣了他的军饷粮秣,这倒是有些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。

    在这种大是大非的事上,他还不屑于用那些下作手段,他堂堂泉州府还不差宋齐鲁这一点东西。

    李枝山随即吩咐手下按照宋齐鲁应得的给他备齐。

    并责令各县效仿晋江县城的样式各自招收流民。

    截止到下午四点多,宋齐鲁这边的文书汇报,登记在册的人数已经有接近五千人,但是后面排队的还有很多。

    宋齐鲁身后营地煮粥的大锅就一直没停过火。

    即使还没有完成登记的,只要是在排队的,宋齐鲁都安排军士去分发白粥。

    没办法,这会儿粥都供不应求了,更不要提吃白饭了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在晋江安置办前排队的人仍旧只增不减。

    “猴子,再派人去找泉州府要几口大锅来,另外拿我的手信和文书催促泉州府抓紧把我们的粮饷和安抚粮送来,我们自带的粮食都快用完了吧?”

    “这天都半晌了,看看还有多少妇孺幼儿没有吃到粥的,优先供应他们,告诉我们的军士再忍一下吧,他们也都是苦命的人,这一路奔波的,也不知道多久没吃上一口热乎饭了。”

    “大帅仁慈,属下这就去办理。”

    侯谦应诺后,转身就去着手安排了。

    “三道杠,你继续再派人去喊招收名额将近满员,过期不再招收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派军士加强巡视,凡闹事者一律驱逐,冥顽不灵者,就地格杀,绝不姑息!”

    “属下遵命!”

    徐铁人也摸了一把额头上的虚汗,立马又一路小跑的去执行命令。

    又过了大概一个多小时,宋齐鲁这边已经完成招收安置名额。

    但是排队的队伍还有几百号人。

    宋齐鲁下令停止招收,文书们也将整理好的卷宗打扎封存。

    队伍中的流民一看宋齐鲁这边开始收摊子了,并言明招收名额已满,不再招收。

    顿时人群中一阵躁动。

    “大人,求求您开恩啊!将我们也招收入册吧!求各位大人可怜可怜我等一家老小啊!给条活路吧!”

    这群人都是受过宋齐鲁安排军士送的白粥的,知道这是一个仁慈的人。

    听说为了让他们先吃上一口热乎饭,包括那位将军和所有的军士都是粒米未进。

    在这乱世,能做到这一步实属不易。

    如果能在这位将军下得到庇护,也是一种福分啊。

    至于先前被砍头的那人,不过是自作自受罢了,谁又会去可怜他。

    “老人家,实在对不住了,不是我不想把你们招收进来。只是知府大人给我们晋江招收名额都已招满,我也爱莫能助,老人家还是抓紧去其他县城的安置点看看吧。我们这就准备回晋江了。”

    宋齐鲁看到近前的老翁问话,只好耐心解释。

    “将军啊,我们看得出来您是个好人。我也知道先到先得的道理,只是我们一家子在队伍的后端,来到这泉州城下比较晚,我们可是听闻消息立马赶来的,我们也是仙游县城的。求大人通融通融吧。”

    老翁仍旧不死心的向宋齐鲁乞求着。

    “是啊是啊,我们也是仙游县城的,我们与那张诚张大官人也是熟识,求大人开恩,就帮帮我们吧!”

    旁边的一众人等也是纷纷出言相求,甚至有人开始跪下磕头了。

    宋齐鲁也没想到自己来到这大宋朝,让人“纳头便拜”的场景居然是出现在这种情况之下。

    其实其他县城也在以同样的待遇招收流民,只是这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。

    就像去餐馆吃饭一样,哪家人多,就下意识的认为那家就一定好吃。

    这就跟宋齐鲁眼下的情形很相似,其他县城不是没招到人,只是他们“东施效颦”的有些晚了。

    没有宋齐鲁这边招收的人多,速度也没这边快,所以大部分“顺民”都被宋齐鲁这边抢先截胡了,所以两相对比之下就显得宋齐鲁这边尤其“火爆”。

    “大伯,这可使不得啊,快快请起,快快请起。哎,我很感激各位乡亲父老的信任!不是我不想帮你们,只是一来我们晋江县城招收的民众数量已经是各县之首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我接到的知府大人和县令大人的文书,就只有六千的名额。知府府给我们的救济粮也仅够维持六千人生活所需,如果人员再多,也超出了我们晋江县城的承受能

第122章 菩萨心肠,金刚手段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